“上午在‘渝快融’平台提交贷款申请,下午资金就到账了!”收到中国工商银行重庆市分行授信的贷款资金,重庆新颜达机电设备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黄军连连赞叹。让黄军所在的企业能够快速拿到信用贷款,靠的就是重庆市企业融资大数据服务平台——“渝快融”。
去年1月17日,“渝快融”企业融资大数据服务平台正式上线,截至目前,已与24家金融机构展开合作,发布了57款融资产品,帮助19.9万家企业获得融资,服务融资金额超过269亿元,其中83.47%以上的是小微企业,有效缓解了企业融资“难、慢、贵”问题。
围绕融资难症结解决三类问题
“重庆市大数据发展局自2018年11月挂牌成立起,一直在研究部署如何运用大数据推动民企便捷融资。”重庆市大数据发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渝快融”平台的诞生,就是为了解决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慢、融资贵的问题。
该负责人表示,由企业融资主题数据库、数据安全运行区、融资撮合平台、系统展示门户等组成的“渝快融”平台,最大特点是围绕企业融资难症结,重点解决了三类问题。
首先是聚焦民营企业、小微企业融资信用不足问题,为企业融资赋能,让大数据成为企业融资的“代言人”。
企业融资主题数据库为企业融资“量身定制”,汇聚市场监管、税务、建设等26个部门、108类、1600项、5237万条数据,有针对性汇聚可挖掘和发现企业潜在价值与成长性的特征数据(如企业投资、招投标、社保、不动产、水电气等),经过金融机构在“数据安全运行区”计算,让数据关联融合,为企业精准“画像”,展示企业价值,为企业融资“代言”。
其次是聚焦银企信息不对称问题,为金融机构减压,让大数据成为金融机构“风控师”。
长期以来,金融机构对民营企业、小微企业融资,一直处于落实党委政府要求和因信息不对称“不敢贷不愿贷”的两难压力之中。通过“渝快融”平台,金融机构及金融服务平台经企业“一键式”授权,可一次性获得较为全面、较高质量的涉企数据。金融机构不仅可以对企业情况进行观察分析,提高风控管理能力,还能精简业务流程,大幅降低获取数据的成本,还可运用大数据深入挖掘成长型企业名单,便捷对接新的融资服务对象。
最后是聚焦融资慢问题,为融资对接加速,让大数据成为银企对接“加速器”。
企业可一次性将融资需求在平台上提出,金融机构在平台上发布供企业选择的金融创新产品,企业和金融机构在平台进行融资对接撮合,做到“政务数据多跑路、银行企业少跑腿”,实现融资服务一键融。
三个机制保障平台有序运行
截至目前,“渝快融”平台已与24家金融机构展开合作,发布了57款融资产品,引导22.9万家企业注册使用,帮助19.9万家企业获得融资,服务融资金额超过269亿元。
在庞大的融资系统背后,“渝快融”平台如何以健全的制度保障自身有序运行呢?
重庆市大数据发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为了保障“渝快融”平台有序运行,平台坚持制度建设与研发运用同步推进,建立了三个机制。
一是建立涉企数据迭代更新机制。按照“以共享为原则,不共享为例外”要求,及时、完整、准确更新企业融资主题数据库涉企数据;不断完善企业融资主题数据库数据目录,顺应金融机构融资决策需要;加强涉企数据的清洗、加工、脱敏、深度关联及融合分析,保障数据质量。
二是建立涉企数据汇集考核机制。将融资涉企数据纳入政务数据资源目录责任清单,进行年度目标绩效考核,对数据提供不及时、不准确、不完整的,予以通报限期改正。建立数据共享机制,探索推进融资涉企数据共享。
三是建立安全防控机制。强化安全保密意识,建立等保三级安全技术体系,按照数据“可用不可见”的原则,健全数据汇集、存储、使用管理、监督核查制度,加强数据全生命周期管理。
该负责人说,为积极发挥“渝快融”的数据汇聚及智能化综合效应,当前重庆各区县正探索研究制定本地区民营企业小微企业融资代偿、补偿、贴息等配套政策。金融监管部门强化民营企业小微企业融资政策落实,督促和支持试点金融机构及金融服务平台运用大数据加大融资服务力度。同时,加强政银企联动,积极推进支持发展民营经济政策落地,助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经过一年多的发展,“渝快融”成功入选2019年市级30个重要改革典型优秀案例和2020线上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2020重庆大数据智能化应用优秀案例,成功获批人民银行总行2019年金融科技应用试点项目。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本站联系删除。